免费发布产品 快速发布资讯

镁对身体有什么积极作用

   2021-07-03 5600
核心提示:植物的绿叶流失镁离子后就会变成黄色,那么人体中一旦缺少镁,又会怎么样呢?谈芸告诉记者:就重要性而言,在体内仅次于钙的矿物
植物的绿叶流失离子后就会变成黄色,那么人体中一旦缺少镁,又会怎么样呢?谈芸告诉记者:就重要性而言,在体内仅次于的矿物质就是镁了。镁在生理学上称为“第二信使”,在细胞里负责重要的能量传输功能,它帮助细胞膜适量调节对钙质的需要,促使生理功能正常化。 镁是人体中必需的常量元素,约占体重的0.05%,即成年人体内含镁20至30克,其中70%以上以磷酸盐的形式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约20%与蛋白质结合成络合物存在于软组织中。人体中有数百种不同的酶需要镁元素的给养。镁是多种酶的激活剂,镁参与体内三大产热营养素的代谢和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等。镁是制造细胞DNA和RNA的基本物质。镁还能使十二指肠括约肌松弛,利于胆汁流出,促进胆囊排空,既利消化又利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补钙是世界性难题。殊不知,没有镁的调节,补钙是不可能得到预期效果的。在国外生产的钙剂钙片里必定含有一定量的镁,钙与镁一起进补才能有效。因为十二指肠为人体吸收钙的主要器官,且在吸收前需先形成单分子或离子才能被吸收。人体对钙的吸收与年龄、生理状况等有关,婴儿钙的吸收率约为75%左右,儿童约为40%,成年人只有20%,40岁以后吸收率逐渐下降,到年老时仅在15%左右,就算补充了再多的钙也不见得被吸收。但如果运用钙镁平衡的原理,增加镁的吸收,促成各种生理化学的加成效果,则钙的吸收率会增加10倍。 那么缺镁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谈芸说:“首先是心情浮躁、沮丧、消沉、焦虑不安、神经质、肌肉无力、心律不整、厌食症等,如果是女性的话,还可能引起皮肤粗糙、妇女经期并发症等。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们更不愿意看到的疾病。” 记者了解到,最近10多年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的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镁缺乏在神经系统有两种不同特征的表现,即急性缺镁与慢性缺镁。急性低血镁综合征,以代谢性脑病和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为主要特点,病人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焦虑、恐惧、情绪紧张甚至眩晕、昏迷、抽搐或癫痫发作。慢性低血镁综合征,以锥体外系疾病为主要表现,最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奇异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腕、趾痉挛等,舞蹈样运动,面肌抽搐与肌强直等等,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脑镁含量降低时。 缺镁致癌已被科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人体缺镁,体内淋巴细胞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以致体内癌细胞兴风作浪。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专家就用缺镁膳食饲喂大鼠,两个月后大鼠被诱发了肿瘤。而用含镁的食品饲养大鼠,明显提高了大鼠对肿瘤的免疫力。最近美国和日本的专家又发现,缺镁还会造成偏头痛,诱发痛经、脑中风、高血压等,并增加癌病的发病率。 前不久,英国研究人员研究调查了镁对2300多名心脏病突发者的疗效,其中半数患者曾使用镁的水溶液,另一半则按常规疗法使用氯化钠水溶液。结果表明,镁剂使心脏病猝死率减少了24%;在因心脏病突发而住院治疗的病人中,心力衰竭者也减少了25%。然而在美国,每年心脏病突发者近100万,在患者的治疗中却通常未使用镁剂。 谈芸还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埃及人癌症发生率极低的报告,引起法国医生的兴趣。巴黎一名医生发现,尽管欧洲人的营养条件较优越,但埃及人癌症发生率仅为欧洲的1/10;即使埃及人得了癌症,癌症的发展速度也较慢。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由于土质条件和其他因素,埃及人镁的人均摄入量是欧洲人的5至6倍。 冠心病人如果缺镁,极易引溶解氧O2起冠脉血管痉挛及心肌梗死。据报道,加拿大玛克吉尔大学医学博士汉司·赛莱在研究镁与心脏病的关系后发现,死于心脏病的人,心脏中镁的含量比死于其他病人低得多。研究发现,心脏病越是严重,心脏中镁的含量也越低。他指出,生活在硬水城镇的居民患心脏病的人数,要比饮用软水地区的居民少得多。原因是硬水镁和钙的含量要比软水高得多。南非的科研人员也发现,每升水中含镁量增加6mg,冠心病就下降10%。 2003年谈芸率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香港采集自来水后发现,每升水的含镁量仅为1.28毫克,这是目前他们在中国大城市中采集到的含镁量最低的自来水。而香港约有16万人受青光眼苦恼,“这两者之间难道没有关系吗?”谈芸说。 他还认亚健康是不良的生活方式、缺少运动、长期饮食不当造成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镁的摄入量不足。而且超负荷脑力劳动者,如果没有及时补充镁的话,也会造成缺镁。其他容易造成缺镁的现象,他举了一大箩筐:比如高血压患者、饮用水中含镁量低、咖啡和茶喝得过浓、饮食中含盐量过高、食用过多的肉类、蛋和虾等富含化合物的荤菜、严重腹泻、严重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等病症。洋地黄类药物、庆大霉素和二氨二氯络铂也可能引起体内缺镁。 我们从哪里得到足够的镁? 营养学家认为,成人每天需要摄入镁至少350毫克,孕妇、哺乳期妇女为450毫克,运动员和强体力劳动者为500至600毫克。 那么一般市民如何增加镁的摄入量呢?谈芸说:“为了避嫌,我不能推荐市场上任何一种保健品,但有两种方法可以补充,一是食补,二是药补。” 对一般人而言,最容易找到的高含镁食品就在身边:蔬菜、豆制品中的红米苋、韭菜、蕹菜、茄子、萝卜、荠菜、胡萝卜、小葱、黑木耳、香菜、霉干菜及北方豆腐等,水果中的葡萄、香蕉、柠檬、橘子等,粮食中的糙米、红高粱、小米、新鲜玉米、小麦胚等,豆类中的黄豆、碗豆、蚕豆、等,水产中的紫菜、海参、苔条、鲍鱼、墨鱼、鲑鱼、沙丁鱼、贝壳类等。此外零食中的松子、榛子、西瓜子也是高镁食品。“凡是皮色带紫红和紫黑的蔬菜、水果含镁量都比较高。”谈芸透露了一个寻宝小窍门。 谈芸还说到,中药饮片中有许多是植物镁的浓缩物。中草药作为植物的干燥体,含镁量高出平时吃的蔬菜数倍甚至数十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地服用中药中的丸、散、膏、丹其实可以补充我们平时饮食中缺少的镁元素。大家熟知的红花,每百克含镁量达到541毫克,桃仁每百克含镁量高达610毫克。目前已知对糖尿病、高血压有确切疗效的葛根,每百克含镁为396毫克。常用补药何首乌及补骨脂每百克含镁分别是478毫克和495毫克。 其他高镁中药还有:细辛、桑椹、泽兰、丹参、姜黄、川芎、王不留行、紫苏、茴香、丁香、牛膝等。“但对中药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必须凭医生的处方进补。”谈芸强调说。“通过食物来补充镁,是容易做的。” 最近,谈芸根据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与营养学家的妻子唐智萍合作,撰写了一本《为健康加油》科普图书,在澄清镁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同时还建议民众多食用粗粮和高含镁蔬菜、水果。此书在去年书展时签售并作讲座时,引起轰动。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一下子明白了许多百思不解的问题,对自己的健康有了信心。“镁就在一般食物中,关键是要吃到足够的量。”谈芸为本刊读者开出的处方就是:“每周吃一到两天纯素菜肴,多吃绿叶菜。罗布麻泡茶喝也很有用。”植物的绿叶流失镁离子后就会变成黄色,那么人体中一旦缺少镁,又会怎么样呢?谈芸告诉记者:就重要性而言,在体内仅次于钙的矿物质就是镁了。镁在生理学上称为“第二信使”,在细胞里负责重要的能量传输功能,它帮助细胞膜适量调节对钙质的需要,促使生理功能正常化。 镁是人体中必需的常量元素,约占体重的0.05%,即成年人体内含镁20至30克,其中70%以上以磷酸盐的形式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约20%与蛋白质结合成络合物存在于软组织中。人体中有数百种不同的酶需要镁元素的给养。镁是多种酶的激活剂,镁参与体内三大产热营养素的代谢和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等。镁是制造细胞DNA和RNA的基本物质。镁还能使十二指肠括约肌松弛,利于胆汁流出,促进胆囊排空,既利消化又利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补钙是世界性难题。殊不知,没有镁的调节,补钙是不可能得到预期效果的。在国外生产的钙剂钙片里必定含有一定量的镁,钙与镁一起进补才能有效。因为十二指肠为人体吸收钙的主要器官,且在吸收前需先形成单分子或离子才能被吸收。人体对钙的吸收与年龄、生理状况等有关,婴儿钙的吸收率约为75%左右,儿童约为40%,成年人只有20%,40岁以后吸收率逐渐下降,到年老时仅在15%左右,就算补充了再多的钙也不见得被吸收。但如果运用钙镁平衡的原理,增加镁的吸收,促成各种生理化学的加成效果,则钙的吸收率会增加10倍。 那么缺镁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谈芸说:“首先是心情浮躁、沮丧、消沉、焦虑不安、神经质、肌肉无力、心律不整、厌食症等,如果是女性的话,还可能引起皮肤粗糙、妇女经期并发症等。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们更不愿意看到的疾病。” 记者了解到,最近10多年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的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镁缺乏在神经系统有两种不同特征的表现,即急性缺镁与慢性缺镁。急性低血镁综合征,以代谢性脑病和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为主要特点,病人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焦虑、恐惧、情绪紧张甚至眩晕、昏迷、抽搐或癫痫发作。慢性低血镁综合征,以锥体外系疾病为主要表现,最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奇异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腕、趾痉挛等,舞蹈样运动,面肌抽搐与肌强直等等,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脑镁含量降低时。 缺镁致癌已被科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人体缺镁,体内淋巴细胞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以致体内癌细胞兴风作浪。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专家就用缺镁膳食饲喂大鼠,两个月后大鼠被诱发了肿瘤。而用含镁的食品饲养大鼠,明显提高了大鼠对肿瘤的免疫力。最近美国和日本的专家又发现,缺镁还会造成偏头痛,诱发痛经、脑中风、高血压等,并增加癌病的发病率。 前不久,英国研究人员研究调查了镁对2300多名心脏病突发者的疗效,其中半数患者曾使用镁的水溶液,另一半则按常规疗法使用氯化钠水溶液。结果表明,镁剂使心脏病猝死率减少了24%;在因心脏病突发而住院治疗的病人中,心力衰竭者也减少了25%。然而在美国,每年心脏病突发者近100万,在患者的治疗中却通常未使用镁剂。 谈芸还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埃及人癌症发生率极低的报告,引起法国医生的兴趣。巴黎一名医生发现,尽管欧洲人的营养条件较优越,但埃及人癌症发生率仅为欧洲的1/10;即使埃及人得了癌症,癌症的发展速度也较慢。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由于土质条件和其他因素,埃及人镁的人均摄入量是欧洲人的5至6倍。 冠心病人如果缺镁,极易引起冠脉血管痉挛及心肌梗死。据报道,加拿大玛克吉尔大学医学博士汉司·赛莱在研究镁与心脏病的关系后发现,死于心脏病的人,心脏中镁的含量比死于其他病人低得多。研究发现,心脏病越是严重,心脏中镁的含量也越低。他指出,生活在硬水城镇的居民患心脏病的人数,要比饮用软水地区的居民少得多。原因是硬水镁和钙的含量要比软水高得多。南非的科研人员也发现,每升水中含镁量增加6mg,冠心病就下降10%。 2003年谈芸率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香港采集自来水后发现,每升水的含镁量仅为1.28毫克,这是目前他们在中国大城市中采集到的含镁量最低的自来水。而香港约有16万人受青光眼苦恼,“这两者之间难道没有关系吗?”谈芸说。 他还认亚健康是不良的生活方式、缺少运动、长期饮食不当造成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镁的摄入量不足。而且超负荷脑力劳动者,如果没有及时补充镁的话,也会造成缺镁。其他容易造成缺镁的现象,他举了一大箩筐:比如高血压患者、饮用水中含镁量低、咖啡和茶喝得过浓、饮食中含盐量过高、食用过多的肉类、蛋和虾等富含磷化合物的荤菜、严重腹泻、严重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等病症。洋地黄类药物、庆大霉素和二氨二氯络铂也可能引起体内缺镁。 我们从哪里得到足够的镁? 营养学家认为,成人每天需要摄入镁至少350毫克,孕妇、哺镁乳期妇女为450毫克,运动员和强体力劳动者为500至600毫克。 那么一般市民如何增加镁的摄入量呢?谈芸说:“为了避嫌,我不能推荐市场上任何一种保健品,但有两种方法可以补充,一是食补,二是药补。” 对一般人而言,最容易找到的高含镁食品就在身边:蔬菜、豆制品中的红米苋、韭菜、蕹菜、茄子、萝卜、荠菜、胡萝卜、小葱、黑木耳、香菜、霉干菜及北方豆腐等,水果中的葡萄、香蕉、柠檬、橘子等,粮食中的糙米、红高粱、小米、新鲜玉米、小麦胚等,豆类中的黄豆、碗豆、蚕豆、等,水产中的紫菜、海参、苔条、鲍鱼、墨鱼、鲑鱼、沙丁鱼、贝壳类等。此外零食中的松子、榛子、西瓜子也是高镁食品。“凡是皮色带紫红和紫黑的蔬菜、水果含镁量都比较高。”谈芸透露了一个寻宝小窍门。 谈芸还说到,中药饮片中有许多是植物镁的浓缩物。中草药作为植物的干燥体,含镁量高出平时吃的蔬菜数倍甚至数十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地服用中药中的丸、散、膏、丹其实可以补充我们平时饮食中缺少的镁元素。大家熟知的红花,每百克含镁量达到541毫克,桃仁每百克含镁量高达610毫克。目前已知对糖尿病、高血压有确切疗效的葛根,每百克含镁为396毫克。常用补药何首乌及补骨脂每百克含镁分别是478毫克和495毫克。 其他高镁中药还有:细辛、桑椹、泽兰、丹参、姜黄、川芎、王不留行、紫苏、茴香、丁香、牛膝等。“但对中药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必须凭医生的处方进补。”谈芸强调说。“通过食物来补充镁,是容易做的。” 最近,谈芸根据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与营养学家的妻子唐智萍合作,撰写了一本《为健康加油》科普图书,在澄清镁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同时还建议民众多食用粗粮和高含镁蔬菜、水果。此书在去年书展时签售并作讲座时,引起轰动。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一下子明白了许多百思不解的问题,对自己的健康有了信心。“镁就在一般食物中,关键是要吃到足够的量。”谈芸为本刊读者开出的处方就是:“每周吃一到两天纯素菜肴,多吃绿叶菜。罗布麻泡茶喝也很有用。”植物的绿叶流失镁离子后就会变成黄色,那么人体中一旦缺少镁,又会怎么样呢?谈芸告诉记者:就重要性而言,在体内仅次于钙的矿物质就是镁了。镁在生理学上称为“第二信使”,在细胞里负责重要的能量传输功能,它帮助细胞膜适量调节对钙质的需要,促使生理功能正常化。 镁是人体中必需的常量元素,约占体重的0.05%,即成年人体内含镁20至30克,其中70%以上以磷酸盐的形式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约20%与蛋白质结合成络合物存在于软组织中。人体中有数百种不同的酶需要镁元素的给养。镁是多种酶的激活剂,镁参与体内三大产热营养素的代谢和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等。镁是制造细胞DNA和RNA的基本物质。镁还能使十二指肠括约肌松弛,利于胆汁流出,促进胆囊排空,既利消化又利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补钙是世界性难题。殊不知,没有镁的调节,补钙是不可能得到预期效果的。在国外生产的钙剂钙片里必定含有一定量的镁,钙与镁一起进补才能有效。因为十二指肠为人体吸收钙的主要器官,且在吸收前需先形成单分子或离子才能被吸收。人体对钙的吸收与年龄、生理状况等有关,婴儿钙的吸收率约为75%左右,儿童约为40%,成年人只有20%,40岁以后吸收率逐渐下降,到年老时仅在15%左右,就算补充了再多的钙也不见得被吸收。但如果运用钙镁平衡的原理,增加镁的吸收,促成各种生理化学的加成效果,则钙的吸收率会增加10倍。 那么缺镁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谈芸说:“首先是心情浮躁、沮丧、消沉、焦虑不安、神经质、肌肉无力、心律不整、厌食症等,如果是女性的话,还可能引起皮肤粗糙、妇女经期并发症等。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们更不愿意看到的疾病。” 记者了解到,最近10多年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的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镁缺乏在神经系统有两种不同特征的表现,即急性缺镁与慢性缺镁。急性低血镁综合征,以代谢性脑病和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为主要特点,病人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焦虑、恐惧、情绪紧张甚至眩晕、昏迷、抽搐或癫痫发作。慢性低血镁综合征,以锥体外系疾病为主要表现,最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奇异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腕、趾痉挛等,舞蹈样运动,面肌抽搐与肌强直等等,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脑镁含量降低时。 缺镁致癌已被科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人体缺镁,体内淋巴细胞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以致体内癌细胞兴风作浪。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专家就用缺镁膳食饲喂大鼠,两个月后大鼠被诱发了肿瘤。而用含镁的食品饲养大鼠,明显提高了大鼠对肿瘤的免疫力。最近美国和日本的专家又发现,缺镁还会造成偏头痛,诱发痛经、脑中风、高血压等,并增加癌病的发病率。 前不久,英国研究人员研究调查了镁对2300多名心脏病突发者的疗效,其中半数患者曾使用镁的水溶液,另一半则按常规疗法使用氯化钠水溶液。结果表明,镁剂使心脏病猝死率减少了24%;在因心脏病突发而住院治疗的病人中,心力衰竭者也减少了25%。然而在美国,每年心脏病突发者近100万,在患者的治疗中却通常未使用镁剂。 谈芸还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埃及人癌症发生率极低的报告,引起法国医生的兴趣。巴黎一名医生发现,尽管欧洲人的营养条件较优越,但埃及人癌症发生率仅为欧洲的1/10;即使埃及人得了癌症,癌症的发展速度也较慢。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由于土质条件和其他因素,埃及人镁的人均摄入量是欧洲人的5至6倍。 冠心病人如果缺镁,极易引起冠脉血管痉挛及心肌梗死。据报道,加拿大玛克吉尔大学医学博士汉司·赛莱在研究镁与心脏病的关系后发现,死于心脏病的人,心脏中镁的含量比死于其他病人低得多。研究发现,心脏病越是严重,心脏中镁的含量也越低。他指出,生活在硬水城镇的居民患心脏病的人数,要比饮用软水地区的居民少得多。原因是硬水镁和钙的含量要比软水高得多。南非的科研人员也发现,每升水中含镁量增加6mg,冠心病就下降10%。 2003年谈芸率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到香港采集自来水后发现,每升水的含镁量仅为1.28毫克,这是目前他们在中国大城市中采集到的含镁量最低的自来水。而香港约有16万人受青光眼苦恼,“这两者之间难道没有关系吗?”谈芸说。 他还认亚健康是不良的生活方式、缺少运动、长期饮食不当造成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镁的摄入量不足。而且超负荷脑力劳动者,如果没有及时补充镁的话,也会造成缺镁。其他容易造成缺镁的现象,他举了一大箩筐:比如高血压患者、饮用水中含镁量低、咖啡和茶喝得过浓、饮食中含盐量过高、食用过多的肉类、蛋和虾等富含磷化合物的荤菜、严重腹泻、严重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等病症。洋地黄类药物、庆大霉素和二氨二氯络铂也可能引起体内缺镁。 我们从哪里得到足够的镁? 营养学家认为,成人每天需要摄入镁至少350毫克,孕妇、哺乳期妇女为450毫克,运动员和强体力劳动者为500至600毫克。 那么一般市民如何增加镁的摄入量呢?谈芸说:“为了避嫌,我不能推荐市场上任何一种保健品,但有两种方法可以补充,一是食补,二是药补。” 对一般人而言,最容易找到的高含镁食品就在身边:蔬菜、豆制品中的红米苋、韭菜、蕹菜、茄子、萝卜、荠菜、胡萝卜、小葱、黑木耳、香菜、霉干菜及北方豆腐等,水果中的葡萄、香蕉、柠檬、橘子等,粮食中的糙米、红高粱、小米、新鲜玉米、小麦胚等,豆类中的黄豆、碗豆、蚕豆、等,水产中的紫菜、海参、苔条、鲍鱼、墨鱼、鲑鱼、沙丁鱼、贝壳类等。此外零食中的松子、榛子、西瓜子也是高镁食品。“凡是皮色带紫红和紫黑的蔬菜、水果含镁量都比较高。”谈芸透露了一个寻宝小窍门。 谈芸还说到,中药饮片中有许多是植物镁的浓缩物。中草药作为植物的干燥体,含镁量高出平时吃的蔬菜数倍甚至数十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地服用中药中的丸、散、膏、丹其实可以补充我们平时饮食中缺少的镁元素。大家熟知的红花,每百克含镁量达到541毫克,桃仁每百克含镁量高达610毫克。目前已知对糖尿病、高血压有确切疗效的葛根,每百克含镁为396毫克。常用补药何首乌及补骨脂每百克含镁分别是478毫克和495毫克。 其他高镁中药还有:细辛、桑椹、泽兰、丹参、姜黄、川芎、王不留行、紫苏、茴香、丁香、牛膝等。“但对中药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必须凭医生的处方进补。”谈芸强调说。“通过食物来补充镁,是容易做的。” 最近,谈芸根据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与营养学家的妻子唐智萍合作,撰写了一本《为健康加油》科普图书,在澄清镁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同时还建议民众多食用粗粮和高含镁蔬菜、水果。此书在去年书展时签售并作讲座时,引起轰动。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一下子明白了许多百思不解的问题,对自己的健康有了信心。“镁就在一般食物中,关键是要吃到足够的量。”谈芸为本刊读者开出的处方就是:“每周吃一到两天纯素菜肴,多吃绿叶菜。罗布麻泡茶喝也很有用。”

本文章内容 来源于 百度知道 ,如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 2850832025@qq.com, 本网收到通知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本篇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销售文章
推荐产品
扫码加销售专员微信

气体检测仪

    13241854077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0020141号-3